廣州巨灣技研專注於超快充動力電池研發。公司品牌總監安繼良在接受《巴士的報》專訪時透露,公司自主研發的超快充技術已實現6C充電速率,最快10分鐘即可完成充電。目前,香港市場仍處於起步階段,公司正積極與業界接觸,期望加快超快充技術普及。 公司於2020年成立,安繼良表示,巨灣技研是唯一一家專注於超快充動力電池研發的企業,「成立之初實際上沒有同行」。隨着行業發展,寧德時代(03570)、比亞迪(01211)等大型企業也相繼進入賽道,但相較於這些從傳統動力電池或儲能領域轉型而來的競爭對手,巨灣技研的最大優勢在於其始終專注於超快充的研發。研發資源的集中投入、深厚的技術儲備、獨特的市場洞察力及穩健的合作夥伴關係,進一步鞏固了其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。 從3C到6C 10分鐘充滿電 在動力電池領域,「C率」是衡量充電速度的重要指標。簡單來說,1C代表電池由0%充至100%需要1小時,3C表示充電時間縮短至20分鐘,而4C僅需時15分鐘。 安繼良指出,傳統電動車充電需時約1小時,而公司自2022年推出3C快充電池後,透過在材料、工藝及管理系統的全面革新,已成功將充電效率提升至6C水平,即10分鐘即可將電池充滿。 技術推廣與應用仍存障礙 談到香港電動化痛點,安繼良直指充電基建嚴重不足的現狀。他坦言,目前香港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達12萬輛,但全港公共充電樁僅有不到30個,且多為7至8小時才能充滿的慢充設備,供需失衡問題嚴峻。因此,他認為超快充技術能解決香港停車位短缺問題,只是實際推廣及應用仍存障礙。 他解釋,香港市場現有車型幾乎都不支持超快充技術,即使在內地市場,也只有廣汽埃安V Plus、傳祺E9及創維EV6三款車型搭載了支援超快充的動力電池。要實現與特斯拉、比亞迪等主流品牌的兼容,仍需克服技術適配等難題,預計需時約一年半。 盼引入的士巴士超快充新車型 針對香港市場,巨灣技研正採取多管齊下的推廣策略。一方面,積極與香港出租車業界接觸,探討引入超快充的士車型的可行性;另一方面,也在拓展商用車、小巴及船舶等領域的合作機會。 目前,香港的巴士仍以柴油車為主,安繼良估計超快充技術可減少50%至80%的碳排放,帶來環保效益和運營效率的雙重提升。「相關合作項目正在穩步推進中,待具體車型研發完成後,將適時公佈詳細的推廣計劃。」 計劃在港建立示範站 除向公眾普及超快充技術概念外,巨灣技研還計劃在香港建立示範站,讓市民親身體驗技術優勢。安繼良相信,通過技術創新與政策支持的有機結合,超快充技術將為香港實現綠色交通轉型提供重要技術支撐,並為市民帶來更便捷、更環保的出行體驗,同時為香港建設智慧城市注入新動力。